图为2022世界大河歌会现场。 冉孟军 摄
本届晚会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水相依、命运与共”,紧紧围绕大河流域文明创作、表演,并将世界大河经典代表性曲目作为了演唱主线。
“源发苍穹,潺潺溪水,浩浩江流,河流是大地的动脉,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当晚,2022世界大河歌会在情景表演唱《生命的呼唤》中拉开序幕。
图为2022世界大河歌会现场。 冉孟军 摄由女声独唱《Pokarekare Ana》、女声三重唱《Orinoco Flow》、合唱《蓝色多瑙河》、男声四重唱《黑龙江的波涛》、舞蹈《热情的土地》等节目组成第一乐章“河”,经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歌手倾情演唱,述说着河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泉,交织成一曲大地生命的河源之歌。
在第二乐章“和”中,知名民族音乐人贺西格、创新民族乐团神骏乐团等艺术家领衔,用杂技《风起长江涌》、歌曲《春天来了》《美人谷》《远飞的大雁》、情景歌舞剧《川江号子情》选段等节目,生动地讲述了在文明交流话题下“和而不同”的智慧。
第三乐章“合”中,歌舞《一起向未来》、歌曲《有没有人曾告诉你》《那个远方》《春天的芭蕾》《追寻》等,生动呈现了世界文明的形态多样、融合发展。
据悉,世界大河歌会是重庆文旅融合的一张闪亮名片,是重庆文化艺术的探索实践,自2018年以来已在万州平湖之畔成功举办了四届,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为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品牌和世界各国艺术家共同演绎世界江河名曲和三峡文化的大舞台。(完)
“创新X”系列首发星发布第二批成果****** 【科技前沿】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发布了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包括46.5纳米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开机并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HEBS探测到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国产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伸杆成功并首次获得全球磁场勘测图;多功能一体化相机、异构多核智能处理单元、可展收式辐射器和空间元器件辐射效应试验平台也都完成了在轨试验并获得满意的验证成果。 成果一: 46.5纳米极紫外成像仪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46.5纳米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是国际首台基于多层膜窄带滤光技术的46.5纳米太阳成像仪,用于探测50万度左右的太阳过渡区(太阳色球与日冕之间的层次),由国家天文台联合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共同研制。 自8月30日载荷开机以来获取了超过1.6TB的探测数据,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太阳过渡区探测。SUTRI拍摄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过渡区网络组织、活动区冕环系统、日珥和暗条、冕洞等结构,这些结构的观测特征表明,SUTRI拍摄的确实是从太阳低层大气往日冕过渡的结构,符合预期。同时,SUTRI已探测到多个耀斑、喷流、日珥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表明其数据适合研究各种类型的太阳活动现象。此外,SUTRI还发现活动区普遍存在50万度左右的、朝向太阳表面的物质流动,这些流动在太阳大气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SUTRI一切功能正常,在轨测试和标定结束后,SUTRI观测的科学数据将向国内外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同行全部开放。 成果二: 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捕获到迄今为止最亮伽马暴 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于北京时间10月9日21时17分,与我国慧眼卫星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编号为GRB 221009A)。 根据HEBS的精确测量结果,该伽马射线暴比以往人类观测到的最亮伽马射线暴还亮10倍以上,打破了伽马射线暴的最高各向同性能量以及最大各向同性峰值光度等多项纪录。由于该伽马射线暴的亮度极高,国际上绝大部分探测设备均发生了严重的数据饱和丢失、脉冲堆积等仪器效应,难以获得精确测量结果。HEBS凭借创新的探测器设计以及新颖的高纬度观测模式设置,探测器经受住了高计数率的考验,获得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光变曲线,以及10千电子伏至5兆电子伏的宽能段能谱。HEBS极为宝贵的精确测量结果对于揭示伽马射线暴的起源和辐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三: 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空间应用并获得全球磁场图 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国产量子磁力仪(CPT)及伸展臂,可实现全球地磁矢量和标量高精度测量。11月7日,多级套筒式无磁伸展臂顺利展开,将各传感器探头伸出约4.35米距离,处于伸展臂顶端的CPT原子/量子磁力仪探头、AMR磁阻磁力仪探头、NST星敏感器获取了有效探测数据,首次在轨验证了磁场矢量和姿态一体化同步探测技术,磁测量噪声峰峰值<0.1nT,实现了国产量子磁力仪的首次空间验证与应用。 除此之外,创新X系列首发卫星的其他空间载荷、平台新技术也取得丰富成果。例如,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新技术部研制的多功能一体化相机,成功取得首张170千米×42千米大幅宽地面遥感图像,探索了单台相机即可同时实现多谱段多模态遥感成像的新模式,为我国未来高集成度一体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SATech-01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抓总研制,已在轨运行4个多月。目前,星上的四个科学载荷已进入常规化观测,搭载的几种新型推进系统等载荷也将陆续开展在轨试验。(记者齐芳)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